手机访问

前海企业服务 微信扫一扫
您好,欢迎访问捷事通旗下前海企服网站!
中国 · 广东 · 深圳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资讯中心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资讯

办事指南

公司注册

地址托管

变更注销

财税服务

知识产权

商标服务

资质办理

社保服务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0日来源:求是网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面向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性举措,承担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探路的时代重任,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崭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殷殷嘱托:“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

粤港澳大湾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功不可没。

1.jpg

创新型引领型改革深入推进

2018年11月12日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框架内,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流通。

在总书记眼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五年多来,珠江两岸、南海之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正在崛起。这片囊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的区域,已经成为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图为2023年11月4日拍摄的珠海横琴金融岛。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重大平台是大湾区推进改革的“急先锋”,是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

通过在体制机制方面加快改革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在产业上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形成合作基础,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广州南沙新区改革成果丰硕,累计形成696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301个制度创新案例,制度创新高地作用更加凸显,粤港澳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在前海,从便利香港居民开立内地银行账户到便利香港企业跨境投融资,从提升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到适度放宽跨境投融资限制……一项项改革扎实落地、一项项制度稳步建立,仅深港通累计成交金额年均就超过10万亿元,335家金融机构入驻更展现出其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在横琴,通过“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足不出境”就能实现全流程的商事登记服务,跨境执业的专业人才也同样如此。今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如期实现封关运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新政策迈出大步。

在南沙,“湾区之心”已建立起通畅的全球通达网络体系,跨境贸易新模式改革、“南沙离岸贸易10条”、南沙“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首批全球商品溯源标准等措施一一出台,为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不断提速,未来这里预计将新增20万以上的高端人才,仅在深圳园区已实质推进和落地科研项目超过160个。

高水平对外开放枢纽凸显

2023年4月12日下午,广汽研究院里,面对在场的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邀请饱含热情:“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今后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欢迎你们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来,到中国来,投资创业,创造企业发展新辉煌。”

开放是湾区与生俱来的基因。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南沙港集装箱码头,一艘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进进出出。自“一港通”2020年推出以来,南沙已开通19条相关线路,形成了以南沙港为枢纽港,多个珠江内河码头和贵阳、株洲、衡阳多个内地铁路陆港为支线港的港口群。

2023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达成投资贸易项目859个,总金额2.24万亿元。加上2022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的2.5万亿元投资,仅这两届全球招商大会就吸引了近5万亿元投资。

2024年新春开工首日,埃克森美孚在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现场宣布,在大亚湾石化区建设的惠州乙烯一期项目投资已超过310亿元人民币,今年该项目还将再投资100亿元,并进行装置调试、试运行,准备年底开始投产。

当前,大湾区呈现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参与世界经济的积极面貌,世界知名企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多点开花

2021年12月11日,习近平主席向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致贺信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合作建设,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和南沙科学城为主要承载区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起步成势,以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两点”作为结合点,以广深港、广珠澳“两廊”作为主骨架,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高效集聚。

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并已向港澳及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立项,鹏城云脑Ⅱ稳定运行,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基本完成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落户大湾区,初步构建起支撑信息、生物、材料等领域科研需求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以及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实验室平台,共同组成梯次衔接、主体多元、特色分明的实验室体系。

通过建设新型储能等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纳米智造、生物制造等3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粤港澳三地科学家在“家门口”即可开展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截至2024年初,“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目前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超3.4%,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有效量、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手机浏览
企业服务咨询热线:130-5818-3206(肖先生)    微信:onlcom(加好友请备注)

Copyright © 捷事通企业服务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粤ICP备2024274715号

 
咨询热线
公司注册咨询
185-9420-9820
地址托管咨询
130-5818-3206
微信在线咨询